‘’有一份热,发一份光‘’——记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退休教授江晓红
作者:浏览:时间:2021-06-17
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女大学生,作为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,江晓红教授数十年如一日,坚守初心、坚持真理,四十余年的时光里,她没有离开过校园,更没有离开三尺讲台,即便退休、也依旧奋斗在教学第一线。2020年,她牵头申报的课程荣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。”拥有着党员和教师双重身份的江晓红教授,用爱心去关心指导学生发展,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帮助青年教师不断进步。
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,江晓红从小就希望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她的父母都是老党员,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就追随党的步伐来到延安工作。他们经历过解放前的战乱之苦,经历过党和国家百废待兴的样子,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繁荣富强的历程。“虽然他们经历过这些艰难困苦,但是他们对于党的信念没有变,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并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了下去。”在父母对党无限忠诚的耳濡目染下,江晓红也一心向党,“跟党走,相信它”,这句话在她求学工作时一直激励着她。
1984年,怀着欣喜的心情,江晓红在工作后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。“成为党员的时候,我十分激动,因为终于得偿所愿”。其实,在大学时代,江晓红就已申请入党,但是那个时期,入党在组织上要求十分严格,名额也很少,她虽然在思想上、学习上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,但是遗憾地未能入选。可是她没有灰心,入党的心愿一直在她心中燃烧,思想上和行动上也丝毫没有松懈,积极要求进步。
她看过国家满目疮痍的样子,看到了危难当前国家和人民的力量,看到了民族的团结,更看到了党员的信仰。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让江晓红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。“每一次国家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、疫情,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像中国这样恢复的程度。”她如是说。百年沧桑巨变,中国人从落后挨打到能够昂扬地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,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,没有哪一个政党能比中国共产党更有能力能带领中国去走向富强。
“作为党员,就应吃苦在先。”在加入到党组织之后,江晓红将她心中的准则践行于自身的教学科研中。在她看来,新时代对于党员的要求,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要把本职工作做好,同时也必须要有所创新。早期在参加工作时,江晓红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教学时在黑板上重复画图的问题,将时间花在有益于提高课堂效率的刀刃上。在她的坚持下,一个又一个图形,从二维到三维,通过计算机展现出来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让学生更容易接受,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,还让图学中心获得了三个教学质量奖。而在江晓红参与编写的教材中,从教材组织、教学设计到思路框架、具体内容,每个字每个图她都要慎重考虑,经过紧张细致的的团队讨论,一本本凝结着团队心血的教材面世,而这些教材在工程图学教学实际中获得了广泛应用。
作为一名党员,江晓红在工作时也时刻敢为人先,体现党员的责任和担当。在面对难以推进的课程时,江晓红主动承担教学任务,不计较个人得失。她还主动将机会留给更多年轻的教师。作为一名党员,江晓红并未先为自己考虑,而是先替他人着想,“身为党员,就要多负责一些,多付出一些,多承担一些。”在作为工程图学中心的主任时,江晓红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带领好一个团队,让团队拥有一个好的风气。“风气很重要。”在业务方面,工程图学中心的教师在每年的教学质量上是名列前茅的,学生们对于图学中心老师们的认可度也非常高。在思想建设方面,老师们互相配合工作,毫无怨言,有什么工作也能一起去承担。这种共同进步、教学相长的风气,在江晓红看来,是能够得到成果的重要前提条件。
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。”每次一想到这句话,便深深触动着江晓红的心。江晓红在她的教育生涯中一直践行着这句话。捧着一颗爱心,让教育之光照到学生们的心里。“刚毕业时,我觉得学生就像我的弟弟妹妹。慢慢得就觉得学生是我的孩子。”江教授的无私奉献和对学生爱心,让学生们与她非常亲近,在学生的眼中,江老师“和蔼可亲,温婉耐心”,是学生们的“慈母”。让她更为欣慰的是,有很多的学生受她所授课程的影响,从事了相关的职业。每当学生来看望她时,提及当年制图课的印象深刻,江晓红都会倍感幸福。
看着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乐意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,江晓红深感欣慰。在参加了预备党员的答辩后,她对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。她认为无论从政治觉悟上还有对知识的掌握上,眼界的开阔程度,现在的同学们与几十年前相比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变化。而作为学生党员,在自身本领强硬的同时,还需要引领和帮助身边的同学,不仅要自己追求优秀,也要发挥自己的榜样的作用,带领周围同学一起成为更加有理想、有责任、有担当的青年。
“责任感和热爱一直支撑着我前进,对学生负责,对教学负责,对自己负责。”潜心耕耘,江晓红教授将自己党员的“光”与“热”以及对党性的坚守尽可能的辐射到身边人,用自己的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学科的发展,助力社会的进步!